遭遇“在线云骚扰”,该如何维权?李凝未律师做客上海电视台《夜线约见》
来源:互联网 作者:家与家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3-05-26
5月11日,徐汇区妇女儿童维权实训基地负责人、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凝未律师受邀做客上海电视台《夜线约见》节目,与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雷,围绕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话题一
有人认为,这种不雅照,包括淫秽视频会构成一种性骚扰投送。
法律上如何界定性骚扰?该行为是否属于性骚扰?
李凝未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性骚扰的界定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违背他人意愿,二是以文字、言语、肢体、图像来实施性骚扰行为。回到案件中,隔空投送不雅照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其为不合时宜地展露自己的隐私,或者是传递一些性暗示的意图。因此,该事件属于性骚扰行为。
第一千零一十条 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
话题二
从法律上来看性骚扰属于民事法范畴吗?
对此李凝未律师做出解答,她表示应当分情况来判断。在民事范畴内,性骚扰行为对他人的权利造成了侵害,受侵害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另一方承担民事责任。但该行为可能不仅仅会造成民事后果,可能还会产生行政后果,甚至是刑事后果。
在刑事范畴内,主要取决于发送的内容,如果从不雅照上升到一些淫秽的信息、图片,很可能会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存在传递淫秽信息的行为,因此被处以行政拘留,情节更严重的,还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
话题三
隔空投送中,有选项提示接受或拒绝。
如果的确有人投送淫秽内容,另一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点击了拒绝,
投送者是否构成性骚扰行为?
李凝未律师认为,若点击拒绝,则该行为实际上并没有完成,因此也没有事实意义上的受侵害者。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例如有人故意不定向且大范围地持续发送淫秽内容,则该行为的性质可能不仅属于性骚扰,在这种情况下,不一定要以“有人受害”来考量,还需要进行个案分析来判断。
话题四
如果觉得自己受到了性骚扰,应该如何维权?
首先应当去报警。李凝未律师表示,在此类处于公开场合但不定向投送的情况下,如果仅从民事角度维权,可能无法确定侵害人是谁。同时,注意留存证据。无论是报警,还是报警之后向法院起诉解决问题,都需要证据证明该行为的存在。
话题五
遭遇隔空投送形式的性骚扰,需要留存哪些证据?
李凝未律师表示,如果真的收到此类图片,不要因为生气而立马删除,首先要注意截图,留存图片证据。如果是在乘车的过程中,第一时间选择报警,也是把事实固定下来的一种更优的方式。
话题六
从个人角度维权,找到侵害人是比较困难的,
从技术角度出发,个人能实现立刻锁定投送人吗?
陆雷秘书长表示,所有联网的设备都有网卡,而每张网卡都有对应Mac地址作为唯一标识,相当于每个设备有唯一的身份证号。事实上,在每一次传输的时候,Mac地址都会被记录在案,留下证据。所以在技术方面是不难找到随时发送方的。个人取证或许比较困难,但第一时间报案,后续由警方介入,通过技术手段可能更容易锁定投送者。
后续互动环节,陆雷秘书长分享了隔空投送、点对点传输的技术特点及影响因素等,并提醒广大市民在使用隔空投送功能时,可以通过功能设置,限定人群范围,或者使用后及时关闭等来提升安全性。
节目末尾,主持人还与李凝未律师探讨了“隔空投送广告”从法律上如何界定,以及运用一种新形式实施一些可能违法包括犯罪的行为从法律角度怎么更好的去做监管等问题。李凝未律师对此做出了相关解答,并表示在真正的实践中,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形式进一步纳入到当前科技发展的考量当中,从事件及行为的性质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