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普法

用法律人的热忱去普法

全职太太离婚获3万元家务补偿,你觉得合理吗?

来源:家与家律师事务所 作者:李凝未律师 时间:2022-09-05

自《民法典》中在原则上认可了家务补偿后,全职太太的家务补偿问题频频登上热搜。

 

江苏的王女士因孩子早产而辞职在家照顾孩子数年,离婚时获3万元家务补偿;北京的另一位王女士也在婚后成为了全职太太,多年后离婚时获5万元家务补偿……在目前,超过5万元的家务补偿已算少见。连网友都不禁感慨“请个保姆一年3万都不够”。

 

夫妻俩最初对一方全职在家的想象可能还是个美好的画面,有人与你共黄昏,窗下问你粥可温。而现实中,收入的压力、家庭的琐事、长辈的参与和周遭的议论,都可能不断消耗夫妻俩的感情。一旦夫妻俩分道扬镳,全职太太不仅在感情中容易陷入被动,在其他方面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聊聊做全职太太可能会面临的法律风险

 

01  争取抚养权的困境

很多时候,女性因为要照顾孩子而成为了全职太太。但是,在离婚争取抚养权时,全职太太却不占优势。

 

如果孩子不到2周岁,考虑到哺乳等问题,全职太太仍具有争取抚养权的优势。但在孩子超过2周岁后,法官就要看谁抚养孩子对孩子更有利了。没有收入的全职太太,可能会被认为是没有能力抚养孩子,并因此陷入被动。

 

02  无知无觉地背上债务

有时,全职太太会承担一笔莫名的夫妻共同债务。她们可能都不知道丈夫的这笔债是什么时候欠下的,又用到了何处。

 

法律上,夫妻一方婚后借的钱,特别是为了家庭生活开支借的钱,是夫妻共同债务。因为全职太太没有工作收入,丈夫的收入和借的钱常会被认为用于家庭生活开支。可能被负债且自己还没能力还债,也是全职太太的一个困局。

 

03  家务补偿金额偏低

虽然《民法典》中已明确,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离婚经济补偿。但具体到个案中,这个补偿金额往往偏低。

 

由于每个家庭情况不一,这个补偿也很难形成统一标准。其参考因素可能包括:

(1)双方婚后共同生活的时间;

(2)女方在家务劳动中具体付出的情况;

(3)男方的收入;

(4)当地一般的生活水平等。

 

 

对全职太太的建议

1、如果可以,尽量找一份工作,与外界保持接触和沟通;

2、多和另一半沟通,了解家庭财产和债务状况;

3、有机会的话,可以签订对自己有所保障的婚内财产协议,但不要轻易签署自己不了解的文件(以避免背上莫名的债务)

4、注意收集平时照顾孩子的证据,比如和孩子同学、老师的沟通,和孩子的照片、视频等。

 

不要轻易成为全职太太,不要与社会脱节忽略了个人成长,要确保自己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勇气。

 

很多时候,夫妻俩对一方全职在家的后果是没有足够准备的。当矛盾爆发,各有难处的双方难以好好沟通,而没有收入又脱离社会的一方常处于弱势。家庭和睦从来都需要每一个成员共同经营,保持独立的人格才是维持一段良好关系的保鲜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