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芳律师:律师在庭审当中应该如何表现?
来源:家与家律师事务所 作者:家与家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1-12-03
模拟法庭作为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的特色内容,律师之间进行模拟对抗是家常便饭,律师也会在不断模拟中提升个人庭审应对能力。那么,在庭审过程中,律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小编也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家与家律师事务所的主任谭芳律师,一起来看看谭芳律师的庭审建议吧!
以下是谭芳律师的口述内容!
1.举证技巧:构建逻辑链
在庭审中,最重要的就是熟悉案情和争议焦点,围绕争议焦点来组织证据、进行举证。再按照分论点,组织各板块的划分和前后连接。
由于法官处理的在办案件比较多,可能不一定会清楚案件的每个细节,这就需要律师通过举证让法官快速、清晰地了解事实,帮助法官在脑海中拼凑出一幅完整的拼图。
但证据也并非多多益善。例如,一份十年的聊天记录或者银行流水,该如何来举证?如果认为证据越全面越好,不加选择地全部提交至法庭,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庭审时间是有限的,法官没有充分时间来核对每一条聊天记录或者银行流水,律师要做的就是向法院提交关键性的、能够达到证明目的的证据。
2.质证艺术:被动变主动
当对方拿出诸多证据来证明相应事实时,律师又该如何应对呢?
质证是对对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进行质辩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仅仅简单地认可或反驳,还要提出充分的理由,以此来加强己方质证的力度,也为后面的法庭辩论环节做铺垫。
除此之外,法官还会针对证据进行发问。对于法官的提问,律师要第一时间判断是否对己方有利?如果是有利的,那就围绕提问进一步展开,引导法官进行深入追问;如果是不利的,就要巧妙地回避,转化为向对方的发问,争取变被动为主动,不要浪费每一个问答的互动机会。
3.团队合作:填补空缺
在己方律师发言时,不要只顾埋头整理自己的思路和记录,而是要“打配合”。例如,可以跟法官进行一些眼神交流,也要照顾到对方当事人、代理律师的感受,在对方在发言时,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就是最好的尊重。
4.语言表达:情理结合
在法庭辩论环节,我方的发言不仅要有理有据,还要体现出人文关怀,是情理之辩,不但要让法官采纳己方的观点,也要让当事人充分觉得被理解、被支持,让当事人感受到法律一定会维护其合法权益。
5.突发应对:情绪安抚
在当事人无法控制情绪时,应当协助法官维护法庭秩序,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向法庭申请暂时休庭。在庭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当事人情绪的安抚,告知其中断庭审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6.庭审终极目的:解决矛盾
对于婚姻家事案件而言,诉讼目的不仅是己方诉求得到法院支持,更要解决夫妻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这一方面,法官也希望与律师相互配合,一同为解决当事人的问题而努力。如果一方表现出积极调解的意愿,法官也会努力进行协调,尽量促成调解方案的签署。
这也是为什么,越资深的律师调解成功的案件越多,而新手律师的调解结案率要低一些。
在离婚诉讼中没有赢家。家事案件不同于商事案件,不管哪一方拿到胜诉判决,都要经历一段情绪低潮期。离婚诉讼不仅涉及到家人间无法割舍的情感,各自对未来生活的考量,还要面临与孩子的分别、缺席孩子成长等悲伤时刻,很少有人能迅速走出离婚带来的影响,跨入新的生活。因此,家事案件庭审的终结目的,从来不是“赢得诉讼”,而是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一名专业的家事律师,不仅要为当事人量身制定合适的诉讼策略、为当事人争取更大的利益,还要在此之上,更多地为当事人将来的幸福和家庭的和谐考虑。毕竟,小家幸福了,大家才能发展,社会才能安定,而我们家事律师,也不仅是在为当事人的权益而努力,还在为社会的公平和安定而奋斗。